黃仁勳報喜!輝達以色列工程師加薩歷劫歸來 被俘2年公司股價已翻4倍 【編譯陳怡妏/綜合外電、中央社】美國總統川普促成加薩走廊停火,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裝組織「哈瑪斯」(Hamas)釋放手上人質,遭哈瑪斯囚禁2年的輝達(NVIDIA)以色列工程師歐爾周一(10/13)獲釋後,執行長黃仁勳特地寫信給所有員工分享這個好消息。 2025/10/15 17:44 國際 熱搜話題
法人賣245億!台股開高走低爆量下挫130點、拉出逾700點上影線 電子權值股帶頭殺 【于倩若/綜合報導】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的態度放軟,TACO(川普總是臨陣退縮,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,縮寫TACO)交易回籠,美股歷經上周五的暴跌後,於周一(13日)強勁反彈,道瓊漲近600點,台積電ADR飆近8%。而OpenAI找博通(Broadcom)打造其首款自研AI晶片,激勵博通股價收盤暴漲近10%。 2025/10/14 15:17 財經 股市基金
分析|OpenAI靠博通自研晶片翻轉命運 從電晶體下手改寫AI架構 【編譯于倩若/綜合外電】OpenAI與博通(Broadcom)簽訂了一項多年期協議,將攜手開發客製化晶片與網路設備,這是這家AI新創公司擴建運算基礎設施宏大計畫中的最新一步。消息一出,博通股價周一收盤暴漲9.88%。 2025/10/14 14:15 財經 國際焦點
川普一則貼文嚇垮美股狂瀉60兆 「還會再跌嗎」4大QA看懂後市風險 【編譯于倩若/綜合外電】川普上周五一則貼文,嚇垮美股市值狂瀉2兆美元(約61.09兆台幣),標普500與納斯達克雙雙重挫,AI概念股成重災區,有恐慌指數之稱的VIX指數飆升近32%。美股周一還會繼續下跌嗎?財經媒體《CNBC》整理4大QA帶您看懂後市風險。 2025/10/12 18:53 財經 股市基金 國際焦點
美股重挫、強勢股漲幅已大 投信:短線面臨技術性拉回 【記者吳珍儀/台北報導】在AI科技創新持續推動下,全球股市投資重心集中於電子、科技及生技業,尤以電子科技股表現強勢,成為市場主流。野村投信表示,部分強勢股漲幅已大,短線面臨技術性拉回,但中長期仍具偏多操作空間。傳產類股表現相對混沌,惟內需族群有望受惠於11月上旬普發現金政策與10月連假消費動能,重電族群則因台美電網更新題材轉強,成為盤面新焦點。在此波高波動、高選股難度的市場環境中,主動式ETF展現靈活調整優勢,對長期投資人更具吸引力,成為投資人布局成長股的重要工具。 2025/10/12 10:30 財經 股市基金
周末精選|輝達OpenAI永動機30兆巨資轉圈圈 「我投你錢、你跟我買」釀空前泡沫 【編譯于倩若/綜合外電】輝達(NVIDIA)與OpenAI正在打造一套宛如「AI永動機」的系統,其中涵蓋龐大且錯綜複雜的循環投資網絡,整體交易金額可輕鬆突破1兆美元(約30.54兆台幣)。隨著越來越多互相投資、彼此倚賴的交易浮上檯面,外界也開始質疑:這場數兆美元AI狂潮,是真正的技術革命,還是一場企業間資金內循、互相推高估值的資本遊戲?一旦精密交織的交易網出現鬆動,市場是否可能瞬間失速、甚至泡沫化? 2025/10/11 17:17 財經 國際焦點
川普祭100%關稅 美中重燃貿易衝突重點一次看 為報復中國對稀土祭出新的出口管制,美國總統川普周五(10/10)宣布對中國加徵100%新關稅,並自11月1日起對重要軟體實施新的出口管制。在關稅戰休兵數月後,美中緊張關係再次升溫。 2025/10/11 13:27 國際 寰宇要聞
產業觀察|OpenAI與輝達、超微以永動機方式合作 為何台廠供應鏈角色更為關鍵 【記者李宜儒/台北報導】輝達(NVIDIA)在9月宣佈,將向OpenAI投資高達1000億美元(約新台幣3.05兆),以用來擴建人工智慧資料中心;10月6日,另一家GPU廠超微(AMD)也宣布與OpenAI達成AI晶片供應協議,其中AMD將向OpenAI發行最多1.6億股、每股僅1美分的認股憑證,讓OpenAI得以取得約10%股權。 2025/10/08 17:31 財經 產業脈動
馬斯克xAI擴大募資至6116億元 吸輝達投資並提供AI晶片租賃 【編譯張翠蘭/綜合外電】美國科技富豪馬斯克旗下人工智慧(AI)新創公司xAI為衝AI算力,最新融資額超出預期。外媒周三(10/8)披露,該公司正尋求輝達(Nvidia)在內的投資,把募資金額提高到200億美元(約6116億元台幣)。 2025/10/08 15:06 國際 熱搜話題
甲骨文被爆毛利僅14% 黃仁勳:最終將有「豐厚的利潤」 【編譯黃惠瑜/綜合外電】美媒7日披露,雲端運算公司甲骨文(Oracle)因租用輝達(Nvidia)今年推出的Blackwell晶片,成本高昂,導致雲端業務的利潤微薄。對此,輝達執行長黃仁勳7日出面反駁,並表示新技術一開始很可能賺不到錢,但甲骨文未來的獲利將會非常可觀。 2025/10/08 12:22 國際 寰宇要聞